[db:txt1]
[db:pic1]
(资料图)
由网友 医路相依 提供的答案:
我觉得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会提出这个问题。我是71年出生的人,90年参加工作,生活在东北,生活环境比《山海情》剧中的环境要好很多,但以我的经历感觉电视剧为了现代人的感官需求,在不影响剧情的条件下,服装、居住环境等方面都尽量做了调整,给人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也可以看出,国家为了民族的振兴,一直在努力,不光是东南沿海,也包括西北边陲,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我们的国家正在走上复兴之路,为祖国点赞[赞]
由网友 徐徐道来skr 提供的答案:
90年我一个同学来自西海固,是他姐姐把自己嫁掉(和电视剧演的一样,其实相当于卖掉)换的钱供他上学出来的。有一个情节给我印象太深了,刚到学校里,大家集体大扫除,给他一个拖把让他去水房接点水拖一下地,他拿着拖把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才知道西海固很贫困,家里是土坯房家里的地板是泥地就不拖地,加上极度缺水,喝的都得省着,哪来的水拖地,他从小到大根本就没见过拖把,更不会拖地。虽然穷,西海固人文化底蕴丰厚,同学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写古诗词也写得很棒,其他同学自愧不如。别说90年代,都2000年了,一次出差从当地的中卫坐大巴车到银川,当时的车窗户没有密闭,是那种可以推拉的窗户,破破烂烂都扣不严实,更没有空调,当时我记得高速都没有通,路况不好,遇到沙尘暴,大巴车一路颠到银川,窗户里灌进来的沙子把腿都遮了半截,乘客头上衣服上脸上全是沙子,灰头土脸,就像刚出土的兵马俑,那个场景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当时的宁夏比南方经济发展落后很多,西海固更是宁夏最穷的地方,有的人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真不是瞎说的,电视剧拍的真实感人,提问渲染的都是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幸福宝宝,希望我们的日子都越过越好。
由网友 o凉尘o 提供的答案:
我就是宁夏川区的,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电视剧已经经过了艺术加工,当时的现实情况远比电视剧里的更艰苦,更落后,条件更差。西海固地区处于干旱少雨的宁夏南部山区,土地贫瘠,多为无法正常耕种的山地丘陵,当地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农业。可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地农业是靠天吃饭,所谓的靠天吃饭就是正好赶上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而又正好下雨且雨不是太小,此时大家采用粗放式的播种方式抢种上种子,然后如果今后的作物生长周期内天气不是太干旱,只有这些条件都达成最终才能收获一点农作物,虽然产量很低但终归有所收获。而我说的这些条件在一个全年降水量只有几毫米的地方基本很难实现,所以也就意味着大多数年份这里的人们收获都很少甚至全年颗粒无收。所以,91年的时候这里人民的温饱都没有解决并不是夸大其词,是真实发生的,不只是吃饭问题,更严重的是喝水问题,如果一个地方的人连混着羊粪、杂草及树叶的雨雪水窖里的水都不够喝,你还觉得当时的穷困是夸大其词吗
由网友 宁皓论市 提供的答案:
我是西海固人,我有发言权,别说91年,剧里的场景可以说一点也没有夸张的地方,甚至比现实好的多,确切来说背景更像90年代末期,而且有些情节我知道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只有一条裤子的事。到2000年还有进门家徒四壁,坐的地方都没有的家庭。
其实剧里还有很多内容不能加进去的,比如说少数民族的矛盾,固执,个别人的蛮不讲理,这些都没法演,移民现实比电视剧演的严峻的多。
由网友 就这些0303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我说一下!
我就是在《山海情》里吊装旁边的黄羊滩农场长大的。
第一批移民是与黄羊滩隔着铁路和西干渠,在我们农场东边的沙滩里落脚,北边是平吉堡农场南边是玉泉营农场,吊庄当时叫“三村”现在叫“兴泾镇”。
那个时候他们真的很苦,政府刚开始一没有经验,二没有足额资金,把他们移民过来很多硬件跟不上,划了一片地补助了一部分就让他们自己盖房开荒,温饱自然是解决不了,于是他们就来我们几个农场打工。
农场人说起吊装人打工也是辛酸泪两行呀,他们很多人干活惜力,偷奸耍滑,很难管理,说好的每天八小时,几乎每天都是还不到时间就集体罢工讨要工钱,农场人不敢多说直接给钱,因为被吊庄人心齐经常威胁我们,而且虽然他们干活不咋地我们地多干不过来,还会继续雇他们,没得选!我记得以前摘啤酒花、掰玉米、削甜菜、摘葡萄等等,都离不开他们了,其实他们对农场贡献也挺大的,只是印象不好。
[db:pic3]
最让我们几个农场头疼的是几乎家家至少有一辆自行车不翼而飞,摩托车他们更爱,整车(三轮)偷玉米跟抢差不多,由于农场年轻人大都在银川城里买房生活老一辈的叔叔阿姨遇见这种紧急情况也是束手无策,所以吊庄人更是有恃无恐,这才是吊庄人和周围农场人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一见吊庄人就嗤之以鼻的嫌弃,他们也很反感我们,因为差距大心里不平衡,殊不知农场也是当年兵团用几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开垦出来的。
电视剧里的闽宁村是九十年代末的吊庄,那个时候政府移民经验丰富,国家投入巨大,硬件设施都建的很好了,都是现代化农村的标准,修路、盖房、自来水、太阳能,而且政府开荒地分给他们种,所以闽宁村很快升级为闽宁镇,他们比兴泾镇的移民要幸福的多。
兴泾镇的移民现在也成了土著了,他们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现在日子很富足,身上那股穷山而水的刁民气也消失了,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也真不容易!
由网友 一碗豆花汤 提供的答案:
这个穷,应该是已经刻意处理过了的。我记得第一次去大西北是2003年,第一次带队去西北执行训练发射任务,因为带有超级超限的重型车辆,专列要走固原中卫一线绕道去兰州,一路上只有中卫一个车站可以加水,在一个无名小站停的时候,我们下来到村里买点东西(方便面吃多了),唯一的商店里只有几瓶酱油和醋,糖果,啤酒只有一扎(那个时候部队还没有禁酒)。因为涨袋(大气压的原因),方便面都鼓起来了,箱里放不下,就拿去和老百姓换黄瓜西红柿,那里的老百姓也朴实,真的就和电视里演的那样,有个一包方便面换了一篮子西红柿,觉得过意不去,回来抱了一箱方便面去给村民。村里的大嫂竟然从来没有吃过方便面,连连感谢,非要把家里所有的黄瓜西红柿都给我们。唉!那场面,至今想起来都想哭,那可已经是新世纪了啊。
后来几乎隔一年去一次西北,每次经过那里,都会搬一些东部的干粮火腿肠之类的下去。
退役好几年了,真的再想过去看看
由网友 姑且慕容 提供的答案:
甘肃陇东人,70后,去过青铜峡,到过闽宁村。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山海情》中的情节是1991年,那个时候,吃不上水、用不上电太正常了。电视剧有些地方,可能为了触及敏感话题,都已经做了相应处理,好多了!
见过穷人,你才知道什么是真穷;到过西海固,才知道“贫瘠甲天下”的意思。我见过西吉的人家,春天穿的棉裤,裤子破了,棉花絮絮都露了出来。这是常见的情况,谁也不笑谁。
我见过劳动了一天的男人回家,在院子里把身上的土拍拍,让媳妇舀一马勺水,浇着洗手,下面盛着脸盆,洗了脸和手的水,再去喂鸡喂狗喂牲口。
城里人可能猜想,沙尘暴来了,你可以把房间的窗户关上,口罩戴上,殊不知,沙尘暴来时,铺天盖地,风裹着沙,沙加着土,漫天而来,天地玄黄,无缝不钻……
青铜峡,是一座“兵城”,旁边的“南场”“北场”,懂的人知道是咋回事。来过这里的人,都吃过沙子裹饭,面条吃完,碗底有层黑,其实,那就是沙里的泥。
电视剧里演的比过去好多了!我2002年到闽宁村,是带领单位的水车去灌水,村民很好客,我看到有人卖玉米棒,就说尝一下。那个人直接拿过来几个给我和几个小弟兄,说:“没事,你尝,好吃买,不好吃,就当送你的。”旁边的人看我们灰头土脸的样子,有个人把卖的“水梨”直接装进一个塑料袋,说:“你们外面来的娃娃在这里不容易,把这带上,我屋里产的!”
[db:txt4]
[db:pic4]
所以我看《山河情》,边看边哭,因为有太多的情节,太多的场景都带我回到了过去……那段最苦的记忆!
由网友 朝文社老张 提供的答案:
答:一部以“扶贫”为主题的电视机《山海情》,不知不觉火了好久,连带着剧中那些“深度描绘贫困状况”的剧情,好些也在各大平台刷屏。却也有个别“理智人士”冷冷吐槽:1991年有这么穷吗?不会是电视剧瞎编的吧?
[db:txt2]
[db:pic2]
其实,倘若回到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剧情的背景年代1991年,就知“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当时改革开放的中国,必须攻克的重要难题。二十多年前,一位青年作家就曾这样形容中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在我们家乡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10元钱的钞票除了少数几户人家能有几张之外,就是大人们平时也难见到啊。”
那么,这种“10元钱都很少见”的贫困地区,在当时中国有多少呢?以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1991年的调查结果:中国当时仅贫困县就有600多个,贫困人口近一亿,也就是说每11个中国人,就有1个贫困人口,中国贫困地区的总面积,更占到中国国土面积的一半。
就以《山海情》故事的发生地——宁夏自治区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宁夏自治区人均肉类食物的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蛋类食物的占有量,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十。至于山区贫困地区的营养水平?那更是远远地区自治区的平均水平。一直到2000年,宁夏自治区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依然有5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而《山海情》故事的发生地——宁夏西海固地区,更是当年以“贫困”出名的地区。这里位于宁夏南部的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近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地只占不到百分之十四,水土流失面积超过百分之八十三,从1949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几乎每六年就发生一次旱灾,平均每年发生六次以上各种生态自然灾害。当时这里的贫困程度,也是超出很多“城里人”想象。
比如在2018年成为宁夏首个“摘帽脱贫县”的盐池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又是什么样呢?1982年时,该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的境地。到了90年代初,如果以“人均年收入五百元以下”(当时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是620元)为“贫困标准”,那么当时盐池县在“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竟有三万人之多。
而在同样位于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县,以1993年的调查结果,全县百分之三十的农户,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也就是连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一半都达不到。这其中三分之一的农户,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2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内,固原县每年的财政支出,有百分之八十需要国家补贴。放在整个西海固地区,一直到1993年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依然有近一百四十万人。
这样的贫困,当然不止在宁夏自治区一地,毗邻宁夏自治区的甘肃省,上世纪九十年代时,贫困状况同样触目惊心:当时甘肃有46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县,分布在陇东、陇南山区,这里百分之四十的地区没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到处纵横着沟壑山谷,百分之90以上的耕地都在山地上。其中贫困程度与西海固“齐名”的定西地区,平均粮食亩产只有88公斤。
21世纪初,作家郑渊洁畅销一时的三十万字童话名著《生化保姆》里,女主人公肖慧琴就来自这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多少读者也因此记住了肖慧琴家的各种“贫困片段”——“肖慧琴得到的最多一次压岁钱曾是100分整”“(肖慧琴父亲)收入最高历史记录是200元”。虽然这个作品的大部分情节是童话,但肖家的生活,却是“实话”。90年代初的甘肃46个贫困县里,112万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150元,最低60元。
而在同时期北方的黑龙江省,仅“贫困农场”就有25个,贫困人口23万人,他们中有近一半人,人均年收入都在200元以下,很多农场职工全家合盖一条被子,房屋没有玻璃,生活常年陷入困境。
这样的贫困状况,不止存在于中国北方,当时的中国南方地区也有很多。比如湖北省秭归县,这里土地产出率极低,灌溉面积只有八万亩,亩产只有172公斤,自然条件也十分恶劣,从1959年到1990年,这里遭遇了56次旱灾和7次洪灾,全县百分之八十四的土地有水土流失的危险,每年耕地流失营养物质三万吨以上。
这样的条件下,且不说收入如何,仅粮食温饱都成问题。当时农业为主的秭归县,每年要从外面调运粮食,一半以上的村子不通公路,近百分之七十的村子没有电话,半数以上的村子不通电,全县百分之五十六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
而放在全国范围内,这些生活极度贫困的地区,也有着今天许多人难以想象的落后。诸如秭归县“一半以上村子不通公路”的景象,放在当时600多个贫困县里,都还算发达的。当时的中国,有十多万个村不通汽车与拖拉机,绝大多数都在贫困县。至于卫生、健康、教育等问题更十分严重:当时贫困地区的半文盲比例,常常在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五十五,百分之七十三的贫困地区,常年流行多种地方病。比如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县,甲状腺患病率就在百分之五十三以上。
仅仅看看这些冰冷的数字,就可知那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在电视节目里出现的“贫困山区”,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贫困,已成了当时桎梏中国高速发展的重要威胁。
所以,1991年,也成为新中国“扶贫”无比重要的一年:1991年3月,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发展多种经营”两个新目标。这意味着中国的“扶贫”进入了全新阶段。
这以后的三十年里,中国的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方式越来越精准,一代代扶贫干部更是以巨大的牺牲,扛起了多少贫困县脱贫的重担。多少人可歌可泣的事迹,这里已无需赘述。也正是这样从未间断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新中国又一伟大成果:2021年,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看过三十年前,那令多少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贫困,才明白这个成绩背后,有着怎样的辉煌与牺牲。所有为这个业绩付出努力的人,都当得起超越时间与时代的深深敬意。
参考资料:《固原县农村贫困状况及脱贫对策研究》《挑战贫困:宁夏农村扶贫开发二十年回顾与展望》《贫困地区科技开发战略研讨》
[db:txt5]
[db:pic5]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QQ:5 2 8 6 8 3 1 8 9联系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