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作为我国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以不同的形式、风格、手法等等呈现给世人不一样的韵味,同时也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可以说中国的笔墨丹青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文化表现。
而从古至今也有不少经典且极其珍贵的著作得以保存至今,像《清明上河图》、《富丽山居图》等等,这些传世之作因画作恢宏大气或是创作水平极高深受人们的喜爱,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颇具深意的,同样也被收入博物馆珍藏,就比如在台北的故宫珍藏一幅怪画:老虎不知为何被画成“病猫”,专家放大十倍才知其中秘密,那这是怎样一副奇特的艺术作品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令人匪夷所思的画作——《峰虎图》
在如今的台北故宫珍藏着这样一副画名叫《峰虎图》,别的画都是以创作技巧或者是风格等等原因而出名,《峰虎图》不一样,它是以奇特,甚至可以说是怪异而出圈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这画的内容就明白了,在这幅画上画了一只老虎,但是这个老虎可与我们印象中或是在动物园实际见到的不一样。
这只老虎瘦骨嶙峋,没有一丝的威武霸气,而且看上去体型瘦小,不仅耷拉着脑袋、四肢无力,还给人一种畏惧感,你能想象这是一只老虎会有的表现吗?那一个老虎不是威猛凶悍,哪怕是死也得是战死,不可能畏首畏尾,如此懦弱胆怯,要不是因为身上的花纹已经展现出来的特征,人们估计都得把它当成“病猫”,不过估计病猫也不至于瘦成这般皮包骨的模样,简直是太可怜了。
那堂堂的百兽之王怎么是这幅姿态呢?它画中的老虎在惧怕什么呢?对此专家们也对这幅画展开了研究很分析,最后放大十倍后,在画作一处“霉点”看出来了端倪,原来因为年代太久了,这幅画出现了老化和磨损,这个“霉点”根本不是发霉所致,而是作者所画的另一种动物——马蜂,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老虎如此畏惧胆怯,原来它是被马蜂叮怕了,这才有了这样的姿态,而这幅画也因为这两种动物的存在而得名《峰虎图》。
对《蜂虎图》的解读
那话说这样一幅画怎么会被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收藏呢?这幅画好像除了奇怪一点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了,孰不知画作虽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艺术造诣,但是透过这幅画却可以看到很多的东西,换句话说,这幅画其实是在表达作者华喦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是对于自我人生以及所处时代的一种抽象描绘。
单纯从画上来看,这幅画就是给人一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毕竟糖糖的老虎居然被一个马蜂欺负的抬不起头来,实在是可笑至极,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只老虎海被欺负的如此的落魄,估计平日里也是吃不饱,穿不暖,才是这般狼狈的模样。
而这样的含义其实也代表了作者华喦一生相对贫困潦倒的生活窘境,他出生于贫苦人家,因为出身低微,早年间家中贫穷没有能力供他上学读书,去参加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华喦很早就辍学打工,虽然说有着画画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后来也是凭借着卖画为生,但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取得的报酬并不是很多,这也就导致华喦一生都生活的比较贫苦,而他出名也是在他晚年及死后,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什么福。
除此之外,华喦也是通过这幅画表达对自己身处时代的不满,那只瘦骨嶙峋的老虎其实代表的就是他自己以及那些有能力的贫苦出身的学子,这些人才是真正有能力、有梦想的人,而马蜂便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以强权的手段压迫的底层的百姓,也剥削和压迫着像华喦一样有志之士,这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无法施展才能,而无能之辈却能耀武扬威,站在有能力者的上面,这是多么可悲而又让人感到无奈的事,华喦自然想打破这样的社会环境,可惜他也是无能为力,并且还是受害者之一,最后作出这幅画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愤懑。
画家华喦清苦的人生
而结合实际来看华喦身为一代有名的画家也是过的确实不如意,他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更是曾经的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就有他一席之地,从名气来看华喦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怎么会过的如此不堪呢?
原因很简单,一来是出身以及命运不好,华喦的父亲只是一名造纸工,在当时就是底层低贱的贫民,没有身份和社会地位,身为他的儿子,华喦也从小就不被别人待见,那些大户人家的老爷、公子等等,看见他都是嗤之以鼻的姿态,简直就是受尽了别人的白眼,更可悲的是,后来他的父亲还早早地去世了,年少的华喦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子承父业”,过着打工人的生活。
二来就是华喦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虽然说华喦没能一直进修学习,但是他却有着极高的绘画天赋,年纪轻轻就有着超乎寻常的画技,看过他画的人无一不赞不绝口,只可惜这也只是小有名气而已,放到现在来说也就是只能卖个画为生,算不得什么惊世骇俗的水平和意境,也可以说没有伯乐来识他这匹千里马,直到后来郑板桥看出了华喦的才华,这才不断提拔他,让华喦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渐渐被人们熟知,但这也只是他死后的事情了。
结语
只能说华喦一生坎坷不平,受尽了人间疾苦,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被别人看得起,有名气又如何,无人赏识,无人能懂他,最后华喦只好通过这样一幅怪画折射他内心的凄凉和惨淡,对于他来说,这是他自己一生的缩影,也是为了艺术献身而换来的命运。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浙ICP备2022016517号-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联系qq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