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临海人周洎,孝宗淳熙年间任太学正(学官名,属正九品朝廷命官)。他在任职期间,能够做到不避权贵、犯颜直谏、建言献策,是一位忠义忧国的能臣,可惜未至大用即遭暴疾。周洎的务实之策,与南宋孝宗赵眘在位时励精图治、锐意恢复、政治开明二者存在必然联系,叶适评其为“岂不为异代君臣之遇合者重惜哉”!所以,《临海县志》将周洎列为名臣,但未详述其临海哪个地方人。近期因参与编撰《桃渚镇志》的需要,查阅了较多与其关联的历史资料,故对周洎的为政及籍贯等史实,作一番剖析,以补遗。 盛世能臣 周洎(?~1185),字子及。少以文自名,第乾道二年丙戌(1166)进士,授新昌县尉,辟淮西总领所酒官。淳熙五年戊戌(1178)中博学宏词科第一,差江东宪司干官,除太学正。俄以忧去,终国子监主簿。孝宗淳熙年间,他的建言献策颇多,涉及到礼制、吏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事事切中时弊,受到孝宗器重。 礼制方面。乾道中,王抃受到重用,积官至知阁门事。淳熙初,王抃招权纳赂,荐进人才,势倾朝野。淳熙八年(1181)十二月,金使魏贞吉来贺明年正旦,朝廷议国书礼不合,抃以宰执虞允文命,欺骗使者说:“两朝通好自有常礼,使人何得妄生事,已牒知对境。”翌日,金使至,帝以德寿宫之命,为离席受国书,后来感到很后悔。周洎见上具论其奸,累数千万言,在朝堂上说:“中书舍人为抃子,行词职尔,犹借王命纳陷,于抃使天下传笑,而不知愧。则其他公卿可以类推,陛下欲开言路,进人材,修政事,今小人在侧,回护蔽隔,虽不拒谏而常玩谏,愿明示斥去。且陛下盛德,岂以斯人负谤。”上问小人谁也?既知为抃,跟周洎说:“朕始于卿闻此,时贺会庆节故事,北使在,不下除目。”淳熙九年(1182)正月癸未,孝宗罢免了王抃枢密使都承旨职务,在外宫观。群臣惊愕,周洎指攻抃最急。 吏治方面。周洎自担任学官职务后,不久就身体力行,对包括自己宗人在内的恩科士子进行量才授职,主张裁汰冗滥。比如,同宗人周襄,考取解元以后,一直没有给予安排官职;周镐,淳熙中考取了贡士,屡次殿试皆名落孙山,至嘉定十年才获得特奏名进士,也一直没有授官。淳熙中,周洎向孝宗提出建议,“余宗子恩科数,虽裁损,此何足以救官冗耶!宜自禁掖(指后宫及宫廷)始,次宰执、侍从可也。”“近奏对尤谬妄者,至令宰执、台谏子弟食祠庙禄,而理考任。”嗣后,孝宗接受了周洎的建议,严格限制恩荫数目,缩减各级官员荫补数量,进行了数次有效改革。淳熙六年(1179)十一月,出台裁宗子试法;淳熙七年(1180)五月,诏宰执、使相、给使,减年恩数;淳熙九年(1182)八月,减皇后内命妇荫补数量,立文武大臣遇效、奏荐员限,致仕、遗表、恩泽按旧法减去三分之一;淳熙十三年(1186年),临安府罢逐青吏300多人,两年后又裁汰百司冗官700多人。既节省了不必要的支出,又提高了政府办事效能。 军事方面。周洎大胆提出整军兴武,加强军队战力,宜修德警备的策略,并列举了八项做法,选将帅、择军士、遣间谍、议城守、备战舰、储粮食、节财用、委谋臣。纤悉指画,如目见无遗,事事切中时弊。孝宗听后,很惊讶地说:“朕密设备预,卿岂知之。”周洎说:“设之秘密,臣不敢知,备之有无,众所见也,今陛下谓已有备,小臣以为未有,二者之间愿陛下留意。”孝宗对其很赞赏,并说:“朕比见卿,更过曩日。”明日,谕枢密使周必大,知边事甚详。此后20年间,南宋军队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边境安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学按五日一轮对”从孝宗开始,监、主簿、学正皆末僚,亦同五品以上奏事。周洎作为一名九品的低级官员,能参与上朝议事,并且得到采纳,既有孝宗推行下情上通、广延英豪的开明政治背景,又体现了周洎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因此,在孝宗朝“乾淳之治”时期,周洎不愧是盛世能臣。 籍贯考略 周洎历史事迹,大抵来源于叶适撰写的《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其后《台州府志》《临海县志》将其列入名臣传。《嘉定赤诚志》记载,周洎著有文集奏议等。景定年间周应合撰的《建康志》将周洎记作天台人。周洎是临海人,这是无可争议的,那么周洎籍贯于临海哪个地方?可惜周洎的文集奏议早已散佚,故无法从历史资料里直接找到。近来通过零星资料分析研判,找到了佐证依据,试详而考之。 周姓来到台州杜渎(今桃渚北涧)居住是桃渚区域繁衍生息最早的氏族之一。据记载,北监周氏源出福建长溪白岩,因避王审知难,于后唐天成年间(926~929)迁徙此地,“居于北监东溪柳塘之上”。经考查,周氏居住地大抵在今北涧的大墩一带,其地域水井、墙基等村落遗迹尚存。其后裔约在明亡清初时期,族散而移居他乡。 该周姓支派自始祖迁徙杜渎北监,到南宋淳熙年间将近有250余年历史。其时的北监周姓是当地的大族,且诗礼传家,人文荟萃。据地方志书及宗谱等记载:周洎祖父周光,字天锡,终恭城丞,政和五年(1115)特科;周洎,乾道二年进士,中博学宏词科第一;周洎弟弟周中,字子建,嘉泰二年(1202)特科,终监嘉兴府酒税;周洎长子周成子,初名朴,字纯仁,以上舍释褐特奏名进士,教授澧州;周洎三子周棫,字少坚,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周中儿子周楫,字清甫,嘉定七年(1214)进士,终绍兴府曹娥管押盐袋;周洎同宗人还有周镐,字子京,淳熙间(1174~1189)贡士,嘉定十年(1217)特奏名进士;周襄,号拙庵,解元(举人)。 据北涧《王氏宗谱》记载:王铎,字子木,参知政事王之望(1104~1171)侄,与芙蓉黄震(1138~1194)同登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黄定榜进士,终监行在药局,育有三子一女,女适杜渎周筠窗长子周镐。王铎侄儿王浙,生淳熙间(1174~1189),娶杜渎周七一监税女。 这里需要考证三个关键人物。 一个人物是周七一监税。据道光年间纂修《嘉兴府志》官师门记载,周中(临海人)监嘉兴府酒税,嘉泰二年(1202)特科。监当官,宋史载其掌管茶、盐、酒税场务与冶铸事务官员的总称,品级为从七品,两宋时颇重视监当官的充任。另查得《临海县志》,在同时期的周姓人物中,没有科举出身且又是担任监当官一职的其他人物。周七一监税与王铎属同时代人,因此,王浙娶杜渎周七一监税女符合古代人口繁衍和门当户对的婚配规律。周七一监税,即是周洎弟弟周中。 另一个人物是周镐。南宋淳熙丙午年(1186)秋,临海知县宋晋之撰写的《重修杜渎盐场署记》记载“里有贡士周镐”。比对《王氏宗谱》传记,说明周镐是杜渎人。 还有一个人物是周襄。王铎的哥哥叫王钜,行三三,终文林郎,总领所干办官,葬杜渎薛家山(今北涧大墩西北方向的观音山一带)。“粹然温厚出天真,磊落光明正大人。历仕从来清似水,居乡共见燠如春。襟怀浩荡消凡虑,诗酒遨游脱俗尘。今日忽然成永别,东溪回首总伤神。”这首挽诗的作者是周襄,作诗时已获取解元功名。挽诗最后一句“东溪回首总伤神”实际上已经说明了作者居住在杜渎东溪柳塘之上(即周姓聚居地,距离薛家山约500米)。 从周洎吏治奏议中提到“余宗子恩科数”的史料,结合地方志书、宗谱所记载的人物传记,经综合分析,证明周洎、周中、周镐、周襄是临海杜渎人。居住地域为杜渎东溪柳塘之上,遗址在今桃渚北涧大墩一带。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浙ICP备2022016517号-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联系qq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