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大儒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约成书于陈隋之际。全书凡三十卷,对《周易》《古文尚书》《毛诗》等十四部经典进行注音和释义,不仅是训诂学重要著作,也是经学史上汉学系统的总结性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次《苏州全书》影印的《经典释文》,以该书现存最早的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递修本为底本。“舒君访谈”本期对话苏州大学教授黄镇伟,带领读者走近这部吴郡大儒编纂的珍贵字书,揭开历史面纱,详解其背后的文献价值与版本价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典释文》宋刻宋元递修本
舒君:《经典释文》在古代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作为一部供古人查字音、辨字形、明字义的字书,它的诞生,解决了古人在阅读古书时的很多难题。那么,在现代,这部字书对今人而言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黄镇伟: 《经典释文》是一部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专著,凡三十卷,首为《序录》一卷,以下依次为《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传》六卷,《公羊传》一卷,《穀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孟子》因唐代尚未列为经书,故未收入。而《老子》《庄子》因魏晋以后玄学影响很大,故予收入。
其体例为“摘字为音”,就是摘出各经典正文和注文中的单字,加以音释。一般不仅摘出单字,还连带摘录二三字,以便读者按字寻检。全书为9992个经文字,6129个注文字加以音释,共计16121字。
古代文字多以声寄义,所以注音等同于也注释了意义。《经典释文》行世后,影响巨大。19世纪末,在远离长安千里之外的敦煌石室发现《周易经典释文》的唐开元时写本,说明其传播区域之广。据《宋史全文》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同意学官王之望的建议,摹印诸经义疏和《经典释文》,要求郡县官学各置一部,供学生随时取用。
▲《周易经典释文》唐开元写本
时至当下,《经典释文》一书,对当代学者研究古代汉语语音、词汇和经籍版本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具体来说,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一、全书采集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保存了唐以前各经典中文字的音读;二、书中兼收各家训诂,保存了不少现已亡佚的经典注释,如《庄子》向秀、司马彪注,《尔雅》刘歆、樊光、孙炎注等;三、录存大量唐前经籍版本的异文。具体可参看近人吴承仕所撰《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其中对《经典释文》的体例及其价值有较为全面的阐释。
舒君:《经典释文》是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也是经学史上汉学系统的总结性文献,将其作为《苏州全书》的首批图书出版,有着怎样的意义?
黄镇伟: 《经典释文》入选《苏州全书》首批出版的图书,完全符合《苏州全书》的遴选标准,充分传达出《苏州全书》展示古城历史文化精华和表彰乡贤,激励后进文化创新的编纂意图。
《经典释文》的作者陆德明是吴县(今属苏州市区)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经典释文》作为一部历史文化名著,在唐以来经典经传的研究和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学术作用。史书称,唐太宗读《经典释文》,赞其宏富,有益学者,可供世人传习,并赏赐其家。清道光间苏州顾沅编刊《吴郡名贤图传赞》,称陆德明:“神徂圣伏,异学争鸣。不有博士,道何以明。”就是表彰他编撰《经典释文》的学术功绩。
▲陆德明石刻像赞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我们今天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基础。《苏州全书》推出《经典释文》宋刻影印本,使得长期深藏皇家内府的宋刻善本化身千百,以本来面目出现在长期欲睹不能的读者藏家眼前,对优秀文化经典的阅读和传播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舒君:《经典释文》历来传刻较少,能介绍下《经典释文》的几个版本吗?
黄镇伟: 《经典释文》三十卷本(单行本)历代传世刻本确实较少,其中存在阅读使用上的原因。宋代刊刻诸经,已经多将《经典释文》中有关音义附于卷末。稍后更有将音义散入有关章句之下的,以方便读者对照阅读。这样,虽然《经典释文》的单行本趋少,但其传播则渐广。
清代以来,《经典释文》的通行本为通志堂本。清康熙年间,《经典释文》被纳兰性德主持编刻的《通志堂经解》收录,史称通志堂本。
▲《经典释文》通志堂本
明崇祯年间,沉寂已久的宋本《经典释文》重现于世,常熟钱谦益获得明文渊阁所藏宋本一部,珍藏于绛云楼中,时称海内孤本。叶林宗获睹此本,马上请良工影写一部。不久,绛云楼遇火,所藏宋本被毁。通志堂本即据叶氏影写本雕版刊行。叶林宗(1605—1665)名奕,吴县(今属苏州市区)人,家居洞庭东山,有藏书楼“松风书屋”。一生搜访古籍,抄藏珍本,不遗余力。身后所藏部分珍本散出,影抄本也随之佚失。通志堂本遂通行于世,为学者所重。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通志堂本影印,刊入《四部丛刊》。
通志堂本一出,清代学者如何煌、王筠、惠栋、臧镛堂、戴震、段玉裁、卢文弨、顾广圻、孙星衍、钮树玉、袁廷梼、黄丕烈、阮元等,纷纷参校宋刻诸经传,出校语改正通志堂本的讹误。民国时期,清内府藏宋刻本《经典释文》出现在北京书肆,后为北京图书馆收得,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刻宋元递修本。20世纪70年代,黄焯以此宋本校通志堂本,并将上述学者的校语,近现代学者如黄侃、吴承仕等之笺识,以及自己近五十年之研治所得,汇集而成《经典释文汇校》一书。
2006年,中华书局将《经典释文》(通志堂本)与《汇校》排成上下两栏,一一对应,以便比对,定名《经典释文汇校》,排印出版。该版本为《经典释文》的现代通行本。
▲《经典释文汇校》
舒君:此次《苏州全书》选取的《经典释文》影印底本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递修本,从古籍保护与文献典藏的角度来讲,这一刻本有何价值及特点?
黄镇伟: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是今存已知最早的单行刻本,有相当大的版本价值。
首先是,其版本鉴定确然可信。1960年,北京图书馆编印《中国版刻图录》,公布馆藏宋刻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指出书中刻工都出自杭州地区,梳理他们刻书活动的时间,可分为:南宋初叶、南宋中叶和元初三个时期。元兵破宋,大量宋代书版被运往杭州西湖书院集中贮藏。后元朝政府又陆续从中选取旧版修补重印,今存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中著录的《经典释文》就是其中一种。而书中出现元初杭州补版刻工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是保藏流传有绪。全书二十四册。钤有“乾隆五玺”(“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天禄继鉴”。
▲《经典释文》宋刻宋元递修本
除此之外,早在明清时期,宋版书已经是稀世珍宝。明末著名出版家毛晋求购善本,宋版书论页出价。清乾嘉年间吴门藏书家黄丕烈以佞宋主人自居,作《百宋一廛书录》,为所藏百种罕传宋本立传。时至今日,历经千年历史风云的宋版书,存世已稀如星凤。
宋版书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宋版书是迄今存世最早的一批雕版印刷品,它们以实物的形式向后世昭示印刷时代初期图书编辑出版和社会文化传播的真实状况,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二,宋版书在书艺刀法、选纸用墨、版式行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版刻艺术风格,为雕版印刷出版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辉煌的起点。其三,宋版书近古,有的是直接从古写本转刻的,较好地保存了古书的原貌。随着印本书的普及,古写本逐渐湮没消亡,宋版书的学术价值不断得到凸现。以上三个方面,大致与善本书的标准——历史文物性、艺术代表性和学术资料性相对应。这部宋本《经典释文》无疑同样具有上述文化价值。
摄影 程礼明
(作者:王敏悦)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浙ICP备2022016517号-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联系qq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