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却有实力的西南小城!产业崛起背后,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2022-07-22 09:17:34 来源: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暴雨

今年俄乌冲突,让全世界领教了什么叫“家里有矿,心里不慌”。

比如被“殃及池鱼”的韩国。因为手握稀有气体、矿产资源,俄乌卡住韩国半导体、汽车命脉。

外部世界风云变幻,中国不声不响搞了大事情——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大国重器,上天入海,无不展示着大国崛起的科技力量。

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幕后英雄无数,其中就有一座“英雄之城”。

它拥有大地的硬核馈赠,手握钒、钛、晶质石墨等战略命脉,是中国大国重器的基石,默默支撑大国崛起。

为国分忧,为国担当,它就是中国最硬核的城市之一——攀枝花。

2018年的时候,有一个中国高铁竖硬币的实验,火出国外。

起因是一位在中国旅行的老外在Youtube上传了一段视频:将一枚硬币竖立在正在京沪高铁上以时速300公里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分钟而不倒!

甚至,在列车到达常州站减速直至停稳时,硬币仍能立得稳稳当当。

一些网友半信半疑:该不会是用胶水粘的吧?

之后,无数中国网友发起“我在高铁竖硬币挑战”,并变换出“高铁竖香烟”、“高铁竖铅笔”、“高铁叠三瓶矿泉水”等形式。甚至还有网友特意去日本新干线竖硬币,结果以失败告终。

中国高铁,凭什么这么“稳”?

因为背后站着无数个“平顺大师”。其中一个必须榜上有名——攀枝花的攀钢。

攀钢钒型材轧制首席工程师陶功明,是第一个在国内开展提高百米钢轨尺寸精度的技术研发的人。

陶功明开发了一套全长尺寸波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钢轨断面实时检测,从而控制钢轨全长尺寸的波动。

通过不断优化,陶功明和他的团队最终造出了具有更高强度、更光滑表面、以及中国最长这三大特点的钢轨。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1990年,铁道部就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但京沪高铁却迟迟未动工,陷入了长达18年的“高速轮轨”与“磁悬浮”论证。

当时,百米钢轨还不能进口,因为没有这么大的货轮能运进来。直到攀钢的百米钢轨在京津高铁上的成功使用,才结束了18年争论,最终京沪高铁采用轮轨技术。

“有铁路的地方就有攀钢钢轨”,在我国已投运的高速铁路中,有70%的高铁钢轨来自攀枝花。

从1975年第一支普轨下线到现在,攀钢生产的钢轨首尾相连,足以绕地球赤道整整5圈。

攀枝花,一直是站在中国大国重器背后的硬核城市。

它隐忍,却又有担当。上世纪60年代,攀枝花开发建设者背井离乡支援“三线建设”,举国之力建成攀钢,把国家急需的尖端钢材牢牢握在手里。

在完成独一无二的时代使命后,它就像一个工业巨人转身,淡出了聚光灯。

随着中国的发展,大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底特律困境”。

“一业独大”或者“一矿独大”的城市,往往会伴随着资源枯竭面临转型的阵痛,以“2万元一套房”而出圈的鹤岗就面临着这一问题。

但这显然不是攀枝花的剧本。

因为它拥有大地的硬核馈赠,“家中有矿”,还不止一个“矿”。

在攀枝花这一片7414平方公里、不足国土面积千分之一的土地上,发现了矿产76种,包括全国20%的铁、63%的钒和93%的钛,以及铬、钴、钪、镓等多种稀贵金属。

钒、钛、晶质石墨等矿产资源,是21世纪大国竞争的战略命脉。

比如钒,被称作“工业味精”, 在钢铁中加入0.1%的钒,可以提高强度20%。

钛合金,具有轻便、高硬度、高弹性、耐腐蚀等特性。钛合金深海探测器可深潜至6500米,是钢铁探测器的200多倍。战斗机、火箭壳体、载人飞船等等都离不开钛合金。

21世纪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攀枝花。

大国崛起离不开大国重器的发展,大国重器的发展离不开攀枝花的支撑。

和其他许多资源枯竭或接近枯竭的城市不同,攀枝花现在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有200亿吨,够攀枝花人继续开采和冶炼150年到200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攀枝花为硬核中国的发展保存了“火种”。

这几年,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安宁河流域综合开发等叠加机遇下,攀枝花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正迎来“第二个春天”。

我们在前面提到,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困于“底特律困境”的城市不计其数。

但攀枝花是个例外。

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攀枝花三次产业比是4.1:73.8:22.1,工矿业占据绝对优势;到2014年的3.4:73.8:22.8,尚无明显变化;但到2021年,该比例却大幅变化为9.1:54.8:36.1。

仔细观察攀枝花各项数据走势,服务业的增长与大多数城市类似,但农业占比的提升,工业占比在10年时间里下降了近20%,则显示出其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最直观反映在空气上。

你能想象吗?一座曾经的“钢铁之都”,曾经的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如今空气质量优良率自2015年起一直保持在97.5%以上。

攀枝花做对了什么?

矿产与阳光,一刚一柔,是攀枝花的杀手锏。

近年来,攀枝花贯彻四川省委相关决策部署,以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统筹“写”好钒钛、阳光、清洁能源“三篇文章”,高质量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天府第二粮仓”、阳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及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由钢铁之城向钒钛之都、由工矿基地向康养胜地、由“能耗大市”到“清洁能源之城”转变。

攀枝花书写的第一篇文章,关键词是“钒钛”。

“工业不强不是攀枝花”,这座城市依然硬核,只是钢铁产业占攀枝花全市经济总量已从90%下降到25%左右。

攀枝花新的顶梁柱是什么?

答案是钒钛产业。

早在2019年,攀枝花就提出要围绕建实建强国家钒钛高新区的总体目标,充分运用攀西经济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钒钛高新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全力构建“一区多园”产业布局新格局,推动钒钛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如今,攀枝花形成了从钛矿到钛材的钛金属全产业链和全系列冶金用钒制品产业链,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

攀枝花书写的第二篇文章,关键词是“阳光”。

从“卖资源”到“卖阳光”,是攀枝花近年绿色转型的一大特色。

攀枝花发挥独特的气候资源、农业物产、文旅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康养文旅产业,打造了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沿岸阳光生态经济走廊。

攀枝花是“四川小三亚”,常年平均气温20.4℃,年日照时数达2700多个小时,森林覆盖率达62.38%。

独特的气候条件,让攀枝花一跃成为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阳光花城”每年9月至次年3月吸引超15万名老人前来度过暖冬。如今攀枝花康养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经超10%。

独特的气候条件,也让攀枝花成为了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比如攀枝花盛产的椰香芒,它被誉为“芒果界中的爱马仕”,其奶香味堪称一绝,是攀枝花必尝的美味之一。

攀枝花书写的第三篇文章,关键词是“清洁能源”。

甩掉头上的“能耗大市”帽子,过去五年,攀枝花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30.2%、42.1%,减幅居全省第一和第三,获评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与很多钢铁城市不同,攀枝花是“清洁能源之城”。

攀枝花因地制宜促进水能、风能、太阳能、氢能产业发展,推进“水风光氢储”五位一体、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地,走出一条富有攀枝花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在过去,攀枝花“人高水低”独特峡谷地貌因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缺乏大型水源工程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紧张。

为此,攀枝花市开发了“三结合项目”,即水资源配置工程、仁和抽水蓄能电站和新能源开发三个项目。

这三个项目的结合,实现了巧谋划、巧设计、巧运行三大特点,可最大程度减少弃水、弃风、弃光。

如果说过去,攀枝花是“独轮车”上的城市,现在攀枝花则是三轮驱动,于“深水区”中再弄潮,于攀登路上再冲刺。

2021年,攀枝花全市GDP总量实现1133.9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8.3%,增速居四川省第9位,位次提升3位。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下,攀枝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经济数据上,攀枝花上半年GDP实现590.28亿元,同比增长3.1%,这一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0.6和0.3个百分点,主要指标逆势“提速进位”: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1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呈增长态势,增长面为74.2%。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46.4%,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8.5%。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高出全国4.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91亿元,同比增长2.2%。

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发展动力持续走强,攀枝花的“三篇文章”初显成效。

上个月,上海放了个王炸,说是在达到一定级别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无需“打分”,符合基本条件就可直接落户。

有人评论说,上海每放松一次落户政策,就有一批中国五线城市会消失。

改革开放后,内陆城市深陷被沿海城市“虹吸效应”的魔咒。

出乎意料的是,在“七人普”数据出炉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在四川,全省仅成都、攀枝花、甘孜3个市州实现人口净流入。

成都市净流入人口最多,达到574.1万人,攀枝花净流入人口规模及比例居全省第二位,净流入13.2万人,与“六人普”相比增加3.1万人,流入比10.89%,较“六人普”提升2.57个百分点。

而在与省内各市州以及与“中圈层”毗邻5市州的人口对比中,“中圈层”中仅攀枝花实现人口净流入,而且较“六人普”呈现出净流入加快趋势。

还有一份“345”数据十分有意思:攀枝花外地中小学生数量占30%;外地看病住院人员占40%;50%以上的房子是被攀枝花以外的人购买。

太不可思议了,作为内陆城市,又是资源型城市,攀枝花扛住了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虹吸效应”,形成了“反虹吸”能力。常住人口结束多年下滑趋势,2021年在全国各地抢人的背景下居然逆势增长,攀枝花是怎么做到的?

在区域竞争格局中,四川省委提出支持攀枝花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赋予了攀枝花明确的定位要求。

立足新形势,攀枝花精准划了三个“圈”:攀枝花市域“内圈”、金沙江区域“中圈”、成渝贵昆“外圈”。

从空间角度看,攀枝花地处川西南、滇西北6个市州的几何中心,与凉山、昭通、楚雄、大理、丽江5个市州的直线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三个圈层”经济地理空间,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要素资源,做大经济总量、扩大人口规模、提升发展能级,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剑指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大动脉。眼下,攀枝花在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交通项目上有诸多新进展。比如成昆铁路复线全线通车后,攀枝花对外交通条件将迎来历史性大改观。

此外,攀枝花还推动宜西攀高铁、宜攀高速公路、新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一手抓城市内部通道建设,一手打通对外大通道。

随着交通网络不断丰富起来,攀枝花也通过抓配套服务对接、消费需求对接、营商环境对接、人才引进对接、社会治理对接这五大方面,筹备接下来的产业升级动作。

此外,攀枝花还在不断修炼自己的吸引力:在全国率先为生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育儿补贴,成为中国生育补贴发钱“第一城”;通过实施“人才兴攀”战略加快建设区域人才创新发展聚集地。

哪怕是在今年的就业形势下,攀枝花“稳就业”有一组数据亮眼:2022年,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预计将超过95%,在攀就业人数将超过800人。这组数据背后,是毕业生对攀枝花产业发展和城市未来的信心体现。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一些行业,企业还出现了用工荒的情况。攀枝花在发现企业面临这些问题时,出台了相关举措助力企业解决用工荒难题。

截至目前,攀枝花将202家企业纳入重点用工保障清单。在人才就业上,攀枝花不仅保证人才有工作,还通过各项举措,将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极大提高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辐射范围影响直至“中圈层”!

而正是因为攀枝花一方面爱才惜才,另一方面倾听企业诉求,大力支持企业的发展,才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年轻人,这也成为了攀枝花经济能够强势逆袭的动力之一,成为城市保有活力、年轻的原因之一。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回顾攀枝花划的三个“圈”,会发现它遵循的是“增量产业→增量企业→增量就业→增量人口”的逻辑。“三篇文章”、“三大圈层”是因,人口净流入是果;人口流入又种下了攀枝花发展的因,收获城市和产业发展的果。城产人融合发展,生生不息。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攀枝花,没有比“上游”更合适的了。

上游,有三层含义。

第一,在地理位置上,金沙江穿城而过,攀枝花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

第二,在大国工业布局中,躺在矿床上的攀枝花是大国重器产业链的上游;

第三,在城市竞争格局中,“善于创新、勇于攀登”一直是攀枝花人的城市精神,从“三线建设”延绵到未来发展。

因此,中国最硬核的城市,攀枝花必须榜上有名。

攀枝花,值得被看见!

参考材料:

1、攀枝花:钒钛产业从无到有 变身“钒钛之都”.北京青年报

2、阳光康养 攀枝花奏响“健康中国”强音

3、探访攀钢钒轨梁厂:7分钟轧成百米钢轨 产全国7成高铁钢轨

4、地道风物:“四川特区”攀枝花:是“钢城”还是“甜城”?

5、CCTV4:真没想到!高铁上硬币9分钟竖立不倒的原因竟是......

编辑:

最近更新

每日推荐

内蒙古再通报“重大刑事案件嫌

6月27日,内蒙古科右中旗公安局发布关于撤销《协查通报》的通告:2023

今头条!怎么申请二级域名_免

1、同意你的观点鄙视那些废话的目前我知道有两个一个是5944这个不建议

世界快消息!补肝养肝护肝喝什

1、中医讲肝属木,其志为怒,肝主疏泄,恶抑郁。2、所以一般肝实...

环球热议:何雄会见中国地质大

何雄会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客人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高层次人才...

华宁县抓实防汛应急措施确保汛

进入汛期以来,华宁县树牢底线思维,扛牢政治责任,抓实各项防汛...

栏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