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在闷头抢客户。”随着市场复苏,银行理财公司正在发力争抢客户。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近期已有多家银行理财产品开启了新一轮的费率优惠,理财公司主要下调了固定投资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的费率。
一位理财公司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推出更多好的产品、减费让利,都是为了目前各家银行理财公司吸引投资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金融政策资深专家周毅钦亦表示,此前招银理财推出“破净暂不收手续费”的产品,对于公募基金和其他银行理财公司而言均有所触动。此时阶段性下调理财相关费率,亦是其保持市场份额的方式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家理财公司加入费率打折“大军”
新一轮的理财费率打折正在持续。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招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有在5月底至6月初开始新一轮费率打折的产品推出。其中,推出“固定管理费”优惠政策的理财产品较此前有所增多。
招银理财近期推出的多款理财产品均在固定投资管理费上进行打折。其中包括多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多款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招睿稳泰封闭29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固定投资管理费率,将自6月6日起从此前的0.2%下调至0.1%;“招睿金鼎(精选资产)定开2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固定投资管理费亦将从6月7日起至8月7日,从0.15%下调至0.05%。
这些优惠的时间从1个月到1年不等。多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优惠时间仅为6月当月,而部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优惠时间则长达1年多。
中邮理财推出的“邮鸿宝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不仅将固定管理费率从0.15%下调至0.05%,还将销售手续费率同步下调0.1个百分点至0.05%。浦银理财亦有多款产品下调了固定管理费率,其中产部分产品还同步下调了销售手续费率。
此外,兴银理财的一款“天天万利宝稳利2号净值型理财产品J款”则即将在6月6日起将销售服务费从0.4%下调至0.2%。该优惠将持续到今年12月4日。
折扣并非长久之计市场复苏抢占市场份额
“我司近期即将推出的理财产品,也可能会考虑在费率上进行优惠。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现在不少产品实施优惠抢夺市场份额,若此时不进行优惠,可能会从一定程度上失去先机。
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透露,此前招银理财在收费上进行创新,将“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元时,暂停收取管理费”写入产品说明书中,这对于银行理财行业的触动较大。这种方式在部分私募基金中存在,但在公募基金和公募理财产品中较为罕见。当前,银行理财公司正处于规模恢复阶段,各家理财公司均在奋力抢占市场,这让理财公司推出费率折扣的意愿有所上升。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降低相关产品费率并非首次。去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之后,多家理财公司均相继下调了产品费率。部分银行理财公司还曾推出部分费率为零的产品。
“从目前来看,0.2%-0.3%是银行理财各类费率较为正常的水平。”周毅钦亦表示,银行理财公司阶段性的优惠更多配合着代销机构合作、发行新产品等时机出现。阶段性促销让利消费者的行为,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还能吸引新客户,扩大理财规模及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说,银行理财公司在收入、利润等方面的考核压力相对较大。因此预计等银行理财规模回升之后,部分理财产品的费率或将有所回升。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已经有银行理财公司已经或即将把部分产品的优惠费率回调。但回调幅度并不统一,部分回调至优惠前水平,但亦有部分产品费率虽较此前有所回升,但仍低于产品说明书中的费率水平。
招联金融研究员董希淼亦认为,银行理财公司应进一步提高对市场的研判能力和应对能力,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投研能力和培养投研人才,提升对宏观形势和金融市场研判水平,使投研能力更好地与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相匹配。
理财费率仍需规范不建议将费率作为投资关键
“投资理财产品应综合考虑产品整体情况和个人实际需求,不建议将费率高低作为选择的关键因素。”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除了此次部分理财机构下调较多的管理费、销售费以外,还有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等。同时,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费率调整带有一些前提条件,比如持有期限等,因此部分费率优惠不等于全部费率都有所下降。
以此前招银理财“破净后暂不收取投资管理费”的产品为例,该产品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收费。按照银行理财的管理,相关费用收取时则是以日计算,若产品当日的净值大于1元时,理财公司就会自动收取,并将分摊到净值里。也就是说,该产品若仅在到期前最后一个月净值低于1元,则仅有这一个月不收取管理费。此外,该产品还会收取认购费等相关费用。
董希淼亦表示,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关注银行产品的风险等级是否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符,同时还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配置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投资。
此外,周毅钦认为,当前银行理财的相关费率管理还不是很规范,可以收取哪些费用、费率标准到底如何、什么情况下可以打折等,相关监管部门可效仿公募基金出台相关细则进行规范。从消费者保护的角度而言,当前银行理财的信息披露还需更加细化、方便查询。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浙ICP备2022016517号-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联系qq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