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机
(资料图片)
刷线(近景)
络线
织鲁锦
闯头遍杼
各式各样的鲁锦产品
纺线
沌线
鲁锦是用彩色棉线分经纬织造而成,因其几何图案绚丽似锦,所以叫“鲁锦”。为了推动非遗的传承创新,菏泽市设立了鲁锦文化展示体验中心,支持传承人传习授徒,加快工艺产品推向市场,进一步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如今,鲁锦变身服饰、床品、茶席等,为更多人所知,也日益赋彩生活。
5月17日,记者在菏泽鲁锦文化展示体验中心,见到了牡丹区区级非遗项目红英鲁锦纺织技艺传承人邓红英。只见邓红英两只脚在织布机踏板上飞快地踩,伴随着脚“上下起舞”,手不断地来回递梭子。经线形成布的“底板”,纬线形成花纹图案。一踩一抬,一上一下,配合手上的梭子来回穿梭,花纹就织进去了。都说“岁月如梭”,对邓红英而言,时光就是手里的那把梭子和脚底下的踏板。一踩、一穿,伴着嗒嗒的节奏声,数百条剪不断、理还乱的线,紧密有序地排列成一整块精美的鲁锦。
“鲁锦俗称‘土布’‘粗布’。工艺流程往细了说要经过72道工序。主工序可以概括为18道,分别为采棉、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染线、浆线、沌线、落线、经线、刷线、做缯、掏缯、吊机、栓布、做穗、织布、了机。”邓红英告诉记者,每道主工序里还有很多道子工序,鲁锦珍贵的工艺价值正体现在其烦琐的手工劳动中。
今年55岁的邓红英继承了奶奶和母亲精湛的“鲁锦”纺织技艺。“将棉花纺成白线就是个高难度的活。没搓过的棉花要进行条状化处理,然后染线,方便下一步纺织。鲁锦的图案就是靠各种染完色的棉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邓红英坐上织布机,一边手脚并用地织起布一边说,“踏错一脚就得拆了重做,那可就太费劲了。”耗时费力不说,光这织布机上的手脚配合就需要“脑袋灵光”。邓红英哈哈一笑:“熟能生巧,这活干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仔细看的话,鲁锦手工成品上的花纹还是有粗细之别的,颜色也有深浅之分。“这就是手工鲁锦,要是绝对均匀、一致,那是机器生产出来的。机器生产效率高,花样多。”邓红英大方地认可机器织造,“在鲁锦的发展创新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创新、改进鲁锦工艺,把现代鲁锦集提花、打花、挑花工艺于一体。”
“鲁锦以前被称为‘土布’,但发展至今,无论是织造工艺、图案设计,还是色彩使用、民俗寓意,鲁锦并不‘土’。”邓红英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鲁锦产业“活”起来,希望通过传承、创新、创业,推动大众参与,推动鲁锦产业发展。
(来源:菏泽日报)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浙ICP备2022016517号-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联系qq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