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黄铜钩、一根竹签子、一枚挡擦板……这些奇奇怪怪的物件儿年轻人很少认识。可在半个世纪前,这可都是京棉纺织工必备的工具。
(相关资料图)
朝阳八里庄曾是赫赫有名的“北京纺织城”,上世纪50年代起,京棉与首钢并称“一黑一白”。高级府绸、“铜亭”牌纯棉精梳纱、“花蕾”牌细纺均为“国优产品”,“景山”牌棉纱、“灯笼”牌氨纶纱、“珍珠”牌坯布等产品,更是在国际纺织制造业名列前茅,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上世纪90年代末,纺织产业关停并转,京棉厂区陆续改制、搬迁,高档写字楼和商场陆续落户八里庄。
过去几十年,纺织工们有的退休、有的转岗,但很多人仍珍藏着当年的纺织老物件儿。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启动了“一起来建博物馆”项目,首批20多位居民拿出自家珍藏的“宝贝”,讲述了数十年前那段国营老厂的纺织故事。
京棉职工现场展示老物件儿
现场
居民纷纷拿出珍藏“宝贝”
元宵节当天,罗立新穿上枣红外套,戴上大红色围巾,出门奔了东四环的莱锦文化产业园。她今年74岁,曾在北京国棉二厂工作了30来年,是名纺织女工。“街道要建一座纺织博物馆,我今天是去捐东西的。”她说,这个文化园就是二厂以前的厂区。
当天,“一起来建博物馆”的启动仪式在产业园会议室里举行。在这里,罗立新见到了很多当年的老工友、老邻居。大家互相寒暄问候,手里都拎着塑料袋、布兜,里头装着自己珍藏多年的纺织老物件儿。
包头棍诠释“纺纱人想着穿衣人”
罗立新带来了三样东西,分别是包头棍、棉围裙和借书证。
包头棍吸引了现场很多人的目光。这是一根小竹棍,长约15厘米,有小拇指那么粗,摸起来非常圆润,已经包浆了。见记者一脸蒙,一位老职工耐心解释:“这根棍是前纺车间接棉花用的。罗师傅,我说得对吧?”
没错,罗立新当年正是前纺车间的一名纺织工。“我们小时候见到的宣传画,男的往往是钢铁工人,拿着大钢叉,女的就是纺织工人,守着机器忙。所以我当时很向往当纺织女工。”罗立新回忆,1966年,初中毕业后进入京棉。报到那天,哥哥从北池子的家一路送她去厂里,出了朝阳门,外头一片荒地,她当时就哭了。“那年头人的思想极单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一干就是三十年。”
前纺车间包括梳棉、并条、粗纱3个工序,其出产的粗纱将被用来加工成细纱、再织成布。罗立新日日不离手的,就是这一根包头棍。
“我们一天8小时围着机器转,总不闲着。”对于当年的工序,罗立新记忆犹新。她负责的机器1个小时就要落一排纱,不等纱落下来,她就要及时小跑上前,用这根小竹棍,将两根棉条卷一下,衔接起来。
这一步有多重要呢?一旦两根棉条断开了,机器就要暂停,耽误产量。衔接时卷得太松或太紧都不成,太松,织成布料容易破;太紧,则会出现鼓包。“我们最常讲的一句话是‘纺纱人得想着穿衣人’。那年月布料珍贵,要拿着布票才能买。咱们纺织工干活儿,绝不糊弄,要对买布料的人负责。”罗立新朴素的话,获得了满堂喝彩。
小铜钩见证师徒两代劳模
当梁会兰拿出一枚小铜钩的时候,她的师傅、京棉职工韩淑芬的眼神一下子亮了:“太亲切了!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还能再见着它!”
1995年,梁会兰告别河北农村的家,经劳动局招工进入京棉二厂。那时候提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人都有老师傅手把手带教,负责带她的老师就是细纱车间的挡车工韩淑芬。
“韩师傅比我早6年进厂,已经是车间的业务能手了,经常在下班后给我们做实操表演。”梁会兰说,头一天进车间,韩淑芬就递给她一枚十多厘米长的黄色小铜钩,叮嘱她“每天都得记得带”。
小铜钩的一端凹了一个弯儿,便于手持,另一端尖而锋利,是用来钩棉絮的。铜钩越尖越好使,用钝了,就请保全师傅磨一磨。韩淑芬亲授技巧、耐心帮教,梁会兰踏实肯干、不怕吃苦,进步很快。日复一日,小铜钩磨了又磨,后来只剩6厘米长。师徒两人也都成了“劳模”:韩淑芬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模,连续12年获得厂级操作冠军,三次参加北京市职业大赛最终荣登榜首;梁会兰不但纺织技艺超高,还做起了志愿为老服务,并获评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韩淑芬也捐出了她珍藏的老物件儿——20多年前的一件白色T恤衫。1997年,京棉一、二、三厂改制,成立京棉集团,这是当年的纪念衫。韩淑芬不舍得穿,这些年,T恤衫跟着她几次辗转搬家,一直被好好儿地叠放在衣柜里。
缘起
老爷子拎着拖把走进街道办
八里庄街道为何要建设纺织文化博物馆?其中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我正上着班,听同事说有居民找上门来。我们赶紧把他请进办公室。”八里庄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当时的情景让他至今难忘:来者是位老爷子,精神矍铄、头发花白,但明显带着气儿,脸颊涨得通红。“更奇怪的是,他手里还拎着一根拖把,自家绑的那种。”
老人是谁?所为何来?“领导,我强烈呼吁咱八里庄街道建一座博物馆。我们京棉的老职工,愿把自家的老物件儿捐出来。”落座后,老爷子开门见山提了诉求。原来,年逾70岁的老人曾是棉纺厂职工。后来厂子改制了,他一直留着当年的工作服,小心翼翼珍藏在衣柜深处。
可没成想,这天一早他在家看报喝茶,不经意间看到客厅角落里立着老伴儿新做的拖把。“我看着有些眼熟,就走近了仔细瞅——这一看不要紧,才发现拖把上面绑的布条儿,竟然用的是我当年那件工作服。”老人家痛心疾首,差点儿掉了眼泪。一旁的老伴儿也挺后悔,但为时已晚。
其实,住在朝阳八里庄的很多京棉老职工家中都留有老物件儿,有的如宝贝一般珍藏着,更多则被当做寻常物品摆着放着,面临丢失、损坏的命运。“我自己的工作服已经被撕成布条儿了,但其他人家里的老物件儿还有流传下来的可能。”他感叹:“东西少一件,记忆就丢一分。所以我建议,咱们街道办能尽快建一座博物馆,留住这份宝贵的记忆。”
听完老人的叙述,八里庄街道办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深受触动。从那之后,收集老物件儿、留住纺织记忆,成了街道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八里庄街道陆续做了一系列尝试,如整理老纺织工的口述历史、用京棉老照片装点十里堡路、成立纺织女匠工作室传承技艺等。
未来
纺织博物馆今年内落成
不久前,八里庄街道向居民发出了老物件儿征集令。短短一则消息,点燃了很多老职工的热情,纷纷拿出自己的宝贝,有布围裙、挡擦板等工作用具,也有茶缸、暖瓶等生活用品,还有奖状、工作证等。
在“一起来建博物馆”的启动仪式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一位携宝而来的居民,他今年60岁,父母都是京棉创立初期的工作人员。他打开双肩包,捧出一个用毛巾裹着的小包,一层层展开,里头是一只镶花陶瓷杯,杯子非常精美,杯把儿由镰刀斧头组成,盖上立有一只和平鸽,杯身写有“北京国棉一厂基本建设工作服务于南昌留念。一九五三年五月,满琮。”
小心翼翼将杯子收起来,这位居民打开了话匣子。那是1953年,他父亲刘满琮在国棉一厂筹建处。厂子要铺设专用铁路线,他奉命赴南昌的林场采购枕木。山高路远,他一去就是数月,家人病了也无法返京照顾。圆满完成任务后,他在南昌订制了一套茶具。时光流转,老先生今年已经92岁了,仍然在用这只杯子。“杯子暂时不捐献。我今天把它带来,是想把筚路蓝缕的建厂故事讲给大伙儿听。”这位居民说。
八里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思来介绍,纺织文化博物馆预计在今年内落成,地址就设在莱锦文化产业创意园。“我们希望博物馆能够普及纺织知识、传承纺织文化、弘扬纺织精神,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这位负责人说,除了继续征集展品之外,下一步将进行展陈设计。“博物馆建成后,会设有常规的展览,并开展居民纺织体验活动,并与其他纺织类博物馆进行交流。”(记者 朱松梅)
(来源:北京晚报)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QQ:5 2 8 6 8 3 1 8 9联系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