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好就业“饭碗” 保障“稳稳幸福”
——南宁市持续推动稳岗就业力促脱贫群众增收
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车间里,不同岗位的工人们手脚麻利地操作机器,一个个合格的时尚包包就这样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记者 胡光磊 摄
(相关资料图)
初秋时节,无论田间地头,还是工厂车间,所到之处皆是一片辛勤劳动的景象。在上林县明亮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明澄社区的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车间里,脱贫户陶单单和几十名工友正在流水线上紧张忙碌,工人们手脚麻利地操作缝纫机,缝包底、装内衬、压包边……一个个合格的时尚包包就这样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在这里工作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工资也比较稳定,每个月能拿到近3000元。”陶单单表示,工厂实行多劳多得,自己工作有干劲,生活也有盼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明澄社区的工厂里,像陶单单这样就业的脱贫群众还有120多人,平均月薪在3000元左右,稳定的工作与收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让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这是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效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南宁市聚焦脱贫群众稳岗就业,通过“拓岗”“送岗”“增岗”“优岗”,持续推动脱贫群众务工规模、务工时长、务工收入稳步提升,让脱贫群众端牢就业“饭碗”,托起稳稳的幸福。
挖掘产业链条潜能,想方设法“拓岗”。南宁市围绕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累计培育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40家,有联农带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2877个,覆盖421个脱贫村,带动脱贫户2.63万户实施产业项目拓岗;狠抓以工代赈带动脱贫劳动力增收,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344个项目,带动3399人次农村劳动力务工增收;建立服务企业、拉动内需、带动就业的工作机制,引导脱贫劳动力和农村中高职毕业生到比亚迪、潮力、瑞声等重大用工密集型企业应聘上岗;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发展、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发挥行业部门职能,暖心服务“送岗”。南宁市将“助就业促增收‘点对点’送工行动”列入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1—7月,累计接送298次、17991人次;打造了全国知名的“企业派单、居民点单、社区送单”小梁送工服务品牌;统筹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25121人,重点保障弱半劳动力户增收10356元;大力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截至7月底,全市现有就业帮扶车间311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5071人。
加大惠民政策支持,促进就业“增岗”。南宁市充分整合资源,落实创业奖补,在马山、上林、隆安、宾阳等建设创业园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1—7月创业园累计吸纳农民群众就业11016人;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6.7万人次9500万元。
创新劳务培训品牌,提升技能“优岗”。南宁市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今年1—7月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504场,达成就业意向4.76万人;通过东西部协作就业优先帮扶,形成“一县一企N车间”助力脱贫群众增收新模式;以“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围绕乡村振兴专业建设、技能培训、产教融合、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开展合作,联合超过270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实训,累计服务26610人次实训后顺利就业。
如今,乡间工厂里,脱贫群众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口”就业;田间地头,一个个农业示范基地让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幅幅关于促就业稳就业的幸福温暖民生画卷正在绿城渐次展开。据统计,今年1—7月,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28.6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107.61%;其中,务工时长达6个月以上占比89.57%。下一步,南宁市将持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质量和水平,全力以赴保障脱贫人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记者 胡光磊 通讯员 张林忠)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胡光磊 张林忠)
Copyright @ 2008-2015 www.news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投资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浙ICP备2022016517号-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刊登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请联系qq邮箱:514 676 113@qq.com